端午節(jié)與屈原的關系

2021-07-07 18:30:34出處:PCbaby作者:佚名

我要分享

端午節(jié)與屈原的關

1、端午節(jié)與屈原的關系

端午節(jié)的由來與傳說很多,其中以源于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。傳說屈原死后,楚國百姓哀痛異常,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。漁夫們劃起船只,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。有個漁夫拿出準備好的飯團、雞蛋等食物,“撲通、撲通”地丟進江里,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,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,人們見后紛紛仿效。一位老醫(yī)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,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,以免傷害屈大夫。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,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,外纏彩絲,發(fā)展成粽子。以后,在每年的五月初五,就有了龍舟競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黃酒等風俗,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。

2、端午節(jié)民間的文化

其實,不只是端午,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,創(chuàng)造和豐富了眾多的漢族民間文化和藝術:娛樂方面的有花燈、皮影戲、木偶戲、雜耍、舞龍、舞獅等,飲食上有元宵、粽子、月餅、年夜飯等,風俗方面有春聯、門神、福、祿、壽、禧、招財進寶、五谷豐登、龍鳳呈祥、龍的圖騰等。民間的舞龍、舞獅由來已久,成為人們收獲、祈求平安、釋放喜悅激情的標志;剪紙、刻紙藝術,充分展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靈手巧,運用于婚嫁喜慶,烘托了喜慶氣氛,廣泛流傳;龍的圖騰則綜合了中華民族積極意義上的特色,成為圖騰綜合體藝術,是民眾崇拜的藝術形象。

3、端午節(jié)民間的習俗

端午節(jié)吃粽子是傳統習俗。粽子,又叫做“角黍”、“筒粽”。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,在夜間煮熟,早晨食用。端午節(jié)的早晨,家家戶戶吃粽子紀念屈原。 賽龍舟是端午節(jié)的主要習俗。相傳楚國人因舍不得屈原投江而死,許多人爭先恐后劃船去救他,追到洞庭湖時,不見其蹤跡。之后,每年五月五日,人們借劃龍舟來紀念屈原。

端午節(jié)的飲食習慣

1、吃粽子,端午節(jié)為紀念詩人屈原有吃粽子的習慣,現今粽子的種類非常多,口味大不相同,有鮮肉粽、蛋黃粽、蜜棗粽、原味等等。這時,根據實際情況控制粽子的攝入量,不要因為貪美味而傷了身體。同時記得將粽子加熱后再吃,既安全衛(wèi)生,又減輕消化負擔。

2、喝雄黃酒,俗話說“飲了雄黃酒,百病都遠走”。端午前后,我國南方很多地區(qū)都已步入梅雨季節(jié),天氣條件有利于蚊蠅、害蟲的活動和繁殖。而雄黃是一味解毒、殺蟲的中藥,內含有毒的砷鹽成分,害蟲聞之食之即會中毒,人涂之可以避毒。也有很多人在端午節(jié)飲雄黃酒,但由于雄黃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,遇熱后可分解為毒性很強的砒霜,因此不建議內服。

3、吃蛋,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,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、鵝蛋,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后,要再吃蘸鹽的雞蛋“壓頂”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里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;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、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,整個夏天不頭痛。

端午節(jié)的禁忌

1、門上插艾草和菖蒲,過去插艾草。菖蒲是為了“避毒蟲”,現在應該是避煞氣,風水上講此為鄒吉避兇,最好是在下午3點前插好。 端午節(jié)當天要遠離醫(yī)院、殯葬場所等地方,這些地方往往陰氣比較重,陰氣重的地方很容易生病,端午節(jié)日多為忌諱。家中有病或者是災人,可以選擇在此日去放生,端午節(jié)放生的效果要比平常的日子明顯的多,如果有準備要去放生的朋友可以在當天實行。

2、吃五黃、五毒餅,除了吃粽子以外,吃五黃、五毒餅也是端午節(jié)的重要食俗,在浙江一帶,人們把黃色的食物,即黃魚黃鱔、黃瓜、咸鴨蛋黃,雄黃酒,混在一起吃,認為可以利用端午節(jié)節(jié)氣的力量,抑制霉運,提升自己的精力。

賬戶未綁定手機號

綁定 ×
綁定手機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