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末民初著名中醫(yī)張錫純在《衷中參西錄》中說:“山楂味至酸,微甘,性微溫,皮赤肉紅黃,故善入血分,為化瘀要藥……其性尤和平也。”《本草綱目》記載了這樣一件事:李時珍鄰居家小孩因食積黃腫腹脹如鼓。一次偶然跑到羊樹下摘果吃,吃了很多,回家后吐出很多痰水,此后小孩的病竟然痊愈了。因此,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寫道,山楂“凡脾弱食物不克化,胸腹酸刺脹悶者,于每食后嚼二三枚,絕佳。但不可多用,恐反克代也”。他又說,民間常有煮老雞,肉硬,放入山楂數(shù)顆雞肉易爛,則山楂“消肉積之功,由此可推矣”。據(jù)北京中醫(yī)藥大學統(tǒng)計,在常用中成藥中,以山楂為主藥的就有近50種。 歸納歷代醫(yī)家記述和現(xiàn)代研究,山楂的藥用功效可概括如下: 開胃消食,止痛化積。《日用本草》記載,山楂可“化食積,行結(jié)氣,健脾寬膈,消血痞氣塊”,對消油膩和治肉積有很好的療效。例如人們熟悉的中成藥“山楂丸”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(丹溪)所創(chuàng),用于健脾開胃、消食化積,堪稱良藥。 |
請輸入您寶寶的出生年月